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聯合南水北調集團、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調查團隊,在我省大渡河上游瑪柯河流域,通過環境DNA檢測、生境航拍測繪、水流動態監測及社區實地走訪等系統性調查手段,首次獲取川陜哲羅鮭自然繁殖的活體影像記錄及基因數據,證實川陜哲羅鮭在青海瑪柯河原生棲息地有野生群體分布。
自2022年起,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與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開展川陜哲羅鮭棲息地重建活動,在班瑪縣瑪柯河原生棲息地放流川陜哲羅鮭子一代40尾,通過放流大規格個體,重建川陜哲羅鮭野外種群。同時,拆除瑪柯河流域仁欽果電站,恢復河道連通性,使上下游流動連續,保障了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
此次調查結果證實,我省跨省引進的川陜哲羅鮭能夠在原生棲息地生存繁衍,標志著青海省歷時三年的川陜哲羅鮭保護工程初見成效,為今后川陜哲羅鮭種群棲息地重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