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防要遠離高壓線,作業前得檢查電池續航和信號……”田間地頭格外熱鬧,農用無人機穿梭演示安全操作規范,“小板凳服務隊”圍坐田埂講解法規,燈謎競猜里藏著農機安全知識——日前在重慶市長壽區舉行的2025年全國農機“安全宣傳咨詢日”主場活動,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主題,把實用安全技能送到農民身邊。
活動現場,更引人關注的是云貴川渝四省市代表共同簽署的農機安全執法監管共建協議。四方將攜手破解跨區域監管難題,為西南地區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系上“安全繩”。
重慶實踐:從“專項整治”到“創新普法”筑牢安全網
“去年全市農機執法檢查3208次,整治隱患215個,變型拖拉機去存率達99.97%,馬上就要徹底清零了!”重慶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四支隊支隊長馮鑫的相關介紹,道出了當地農機安全監管的扎實成效。近三年,重慶未發生較大以上農機事故,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嚴管”與“善教”的雙管齊下。
在長壽區渡舟街道,“小板凳服務隊”早已是農民的熟面孔。農技員、執法隊員帶著板凳往田埂上一坐,就把農機年檢流程、事故應急處置等知識融進家常話里。這種“田間課堂”和“農機安全作業保險推廣”兩項創新舉措,還入選了全國農機安全監理典型經驗。
“現在大中型農機多了,無人機、智能播種機成了‘新伙計’,可有些老鄉操作不熟練,隱患就藏在細節里?!爆F場一位“小板凳服務隊”隊員說。為此,重慶特意將全國性活動主題定為“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吸引安徽、江蘇、湖北等多省市同行交流,通過知識競賽、應急演練等形式,讓“安全弦”繃緊在每個人心里。
四方攜手:打破區域壁壘 共建安全協作圈
“跨區作業的農機跑遍四省,監管可不能‘各管一段’?!痹颇鲜∞r業機械安全監理總站站長劉剛的話,道出了西南地區農機安全監管的共同難題。當天,云貴川渝簽訂的協作備忘錄,正是沖著破解這一難題而來。
根據協議,四省市將建立“信息互通、聯合執法、人才交流、應急處置、技術支撐”五大機制:農機注冊登記、年檢、事故等核心數據有望實現跨省共享;針對跨區域農機違法行為,將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遇有農機事故或應急事件,四方將同步響應、協同處置。
“下一步要研究省級農機數據平臺互聯互通,讓重慶的農機在四川年檢、云南的機手在貴州培訓都更便捷?!敝貞c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趙衛華介紹,區域協同將重點提升農機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讓數據多跑路、農機少跑腿,為西南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掃清安全障礙。
寓教于樂:安全知識“活”起來 農民技能“漲”起來
“‘鐵牛下地要帶帽,不帶帽子易闖禍’,打一農機安全部件——答對了,是安全防護欄!”活動現場的燈謎區,村民李大姐猜對謎題,領到了印有農機安全口訣的圍裙,笑得合不攏嘴。
從農用無人機安全操作演示,到農機應急救援演練,再到“你問我答”式普法,這場活動把安全知識裝進了“情景劇”。安徽的農機監理員帶來了“隱患自查手冊”,江蘇的同行分享了“應急處置流程圖”,不同省市的經驗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以前總覺得‘安全’是口號,今天一看演示才知道,農機熄火后拔鑰匙這么重要。”剛看完應急演練的種糧大戶王勇說。據了解,通過這樣的活動,重慶已累計培訓農機手超3萬人次,農民主動排查隱患的意識顯著提升。
此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主辦,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長壽區人民政府承辦。隨著系列舉措落地,“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理念正扎根田間,為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堤壩”。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