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開幕式上,由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信息中心、四川省成都市農業農村局、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編制的“中國·濛陽萵筍、大蒜田頭價格指數”正式上線運行。這是在去年發布運行的“中國·濛陽蔬菜批發價格指數”基礎上,新推出“彭州萵筍”“彭州大蒜”兩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田頭價格指數,以豐富完善“中國·濛陽蔬菜價格指數”體系。
王小兵主任指出,蔬菜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最重要的“菜籃子”產品,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出口農產品。但是,從近些年來蔬菜產業的市場運行情況看,蔬菜價格時常出現大起大落,特別是今年8-10月全國蔬菜價格大幅上漲,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這充分表明蔬菜價格的形成機制還不完善,在蔬菜產業領域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任務依然艱巨。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又是西南地區市場覆蓋面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中國·濛陽蔬菜系列價格指數”的發布運行,提高了我國蔬菜市場透明度和公允性,對完善西南地區乃至全國蔬菜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熨平市場過度波動,促進蔬菜穩產保供和菜農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的支點作用。
王小兵主任指出,從“中國·濛陽蔬菜批發價格指數”發布運行一年以來的效果看,該指數受到了越來越多機構、協會和市場主體的關注和使用,部分市場交易平臺、保險公司開始基于該指數探索打造金融衍生品。“彭州萵筍”“彭州大蒜”兩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田頭價格指數,為蔬菜生產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田頭交易定價提供及時、準確、權威的信息參考,將有利于蔬菜產品交易的快速達成,有利于進一步增強農民增收能力。下一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將聯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信息中心、四川省成都市農業農村局、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政府等編制單位合力推進“中國·濛陽蔬菜系列價格指數”轉化應用,探索打造基于指數的金融衍生產品,完善西南地區蔬菜價格磋商交易平臺和保險產品,充分發揮指數作為產業發展“風向標”、市場運行“晴雨表”、價格風險“避雷針”的功能作用,進一步提升彭州特色蔬菜產品的定價權、增強特色蔬菜品牌的溢價能力。
在蔬菜博覽會現場,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李淞淋研究員和曹蔚寧經濟師還為參會領導和嘉賓進行了指數結果解讀和指數應用案例分享。“中國·濛陽蔬菜系列價格指數”在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中國鄉村資訊手機端、農業農村重要數據公眾號、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網站、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政務外網、彭州農業網站同步發布。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