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田間,農機的轟鳴聲與農戶的談笑聲回蕩在田間。近日,辛口鎮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沙窩蘿卜播種季。
走進辛口鎮的露地示范種植核心區,大型農機正在田間穿梭作業,一次性完成起壟、覆膜、播種全流程,生產效率較傳統人工模式提升數倍。“趁著降雨停歇、土壤松軟的有利墑情搶播沙窩蘿卜。”有著20年種植經驗的王大爺邊忙活邊介紹,“今年與傳統撒播不同,采用了線播新技術,種子被細心包裹在可降解紙中,經編繩機與繩線編織成整齊的種子帶,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保水保肥,還能科學控制種植密度?!?/p>
“現在種下去,霜降前后就能吃到脆生生的沙窩蘿卜啦!”王大爺笑呵呵地說道。
作為天津乃至全國知名的地理標志產品,沙窩蘿卜正通過科技賦能與規?;洜I的雙輪驅動。“我們持續推進沙窩蘿卜產業提質升級,在去年建成260畝棚室示范種植核心區的基礎上,今年又打造了640畝露地示范種植核心區。”示范種植區項目負責人介紹,“過去地塊零散,‘旮旯地’既難耕種又產量低下,通過土地置換整合,現在連片規模種植效益顯著提升?!?/p>
不僅如此,辛口鎮通過與市農科院等機構深度合作,成功培育金星、七星等系列優質蘿卜品種。今年更創新推出“出苗即對接”產銷模式,商超采購方提前實地考察下單,實現從田間到市場的精準銜接。據悉,今年全鎮沙窩蘿卜種植面積達7000畝,預計年產量將突破7000萬斤。
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西青區氣象局為農戶提供了專屬天氣預報、極端天氣預警等多項實用服務,用科技手段為蘿卜種植提供氣象保障。“氣候品質評估是我們近年來的重點工作。通過技術手段,客觀地反映本年度氣象條件對蘿卜品質的影響,通過評估模型,綜合評定沙窩蘿卜品質等級。”氣象局副局長楊妍辰表示。
從零星種植到規?;洜I,從傳統耕作到智慧農業,沙窩蘿卜產業已成為串聯土地流轉、技術推廣、村民增收的紐帶。隨著播種季接近尾聲,這個年產量預計突破7000萬斤的特色產業,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新的篇章。(津云新聞記者 馬立杰)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