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從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渭南市以建設“六強一富一美”農業強市為目標,通過系統謀劃產業布局、培育市場主體、提升產品質量等舉措,推動“一縣一業”提質增效,現代農業發展碩果累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產量規模領跑全省,“五字招牌” 實至名歸
作為陜西重要的 “糧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奶瓶子”,渭南農業生產規模持續領跑。2024年數據顯示,全市水果產量436.38萬噸、蔬菜342.65萬噸、瓜果94.54萬噸;奶山羊存欄115萬只,穩居全省第一;肉蛋奶總產量92.84萬噸。糧食和水果總產量占全省20%以上,蔬菜和食用菌占比超15%,“陜西糧倉”地位愈發穩固。
產業生態日趨完善,主體活力持續迸發
在特色產業發展中,渭南構建起 “強鎮為基礎、園區為引擎、集群為骨干”的產業生態,推動經營主體向產業鏈集聚。目前,全市擁有市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4家(其中國家級11家、省級104家),數量居全省前列;培育省級產業化聯合體25家、鏈上主體超4萬家,依托744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3571家家庭農場,通過訂單、入股等模式讓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
電商渠道的拓展更讓農產品“飛”向全國。全市已培育果品電商企業1500余家、各類微電商超萬戶,形成“縣縣有特色、季季有鮮果”的現代化農業格局,農產品流通效率大幅提升。
品牌質量雙輪驅動,融合發展亮點紛呈
品牌建設方面,“白水蘋果”等9個水果區域公用品牌與“圣唐乳業”等28個企業品牌協同發展,其中“白水蘋果”“大荔冬棗”等7個品牌入選“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總價值達295.67億元,年增長9.87%,入選數量全省第一。
質量安全領域,全市11個農產品質檢機構均通過“雙認證”,大荔、澄城、合陽獲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臨渭等4縣獲省級稱號;農產品抽檢合格率超98%,有效認證綠色食品94個、有機農產品73個,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產業融合態勢向好,全市建成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42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10個),省級以上農產品加工示范園5個、農業產業強鎮14個;打造中國美麗休閑鄉村7個,推出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23條,推動農業與文旅、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農民增收勢頭穩健,未來發展錨定鏈條
產業發展的紅利持續惠及農民。2022—2024年,渭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高于全國水平,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長6.4%,增勢穩健。
下一步,渭南將聚焦乳制品、特色果業等4條全產業鏈,按照“補鏈條、育龍頭、強加工、興業態、促融合”思路,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農業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