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4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會場在開封市蘭考縣舉行。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為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金融力量出現在現場,為這一盛大節日注入滿滿期貨活力。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應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并對2024年“三農”工作做出進一步指示和安排。鄭商所在證監會的統籌和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和功能定位,積極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多措并舉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即學即用千萬工程經驗指導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發展,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和農業強國建設。
優化“保險+期貨”助力鄉村振興
2023年鄭商所“保險+期貨”工作圍繞擴大、規范、優化的試點工作方針,以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做實做好“土特產”文章,進一步發揮特色農產品期貨優勢,擴大規模、區域與品種,規范全過程管理,優化保費來源與保險成本,推動試點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2023年鄭商所已支持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44個,覆蓋蘋果(6987, 33.00, 0.47%)、紅棗(10400, 55.00, 0.53%)、花生、糖料蔗、甜菜、棉花(14690, -40.00, -0.27%)等多個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總保費規模約為4.15億元,財政支持約1.35億元,承保相關品種種植面積約250.44萬畝,共為17.31萬農戶、118.63萬噸現貨提供93.44億元風險保障。
試點品種方面,繼續在糖料蔗、甜菜、蘋果、紅棗、花生、棉花等品種上開展試點,新增油菜籽(5208, 89.00, 1.74%)品種,保險標的品種由6個增至7個。試點區域方面,繼續在河南、山東、遼寧、廣西、陜西、甘肅、新疆、云南開展試點,增加內蒙古、湖北、廣東三個省份開展合作,試點區域從8個省份擴大至11個,基本覆蓋了試點品種主要產區。項目類型方面,除省級財政聯合項目、縣域(鄉鎮)覆蓋項目外,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力軍作用,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項,并命名“新農提升計劃”專項項目。試點險種方面,在價格險試點為主體的基礎上,穩步增加收入險試點。項目保費支持方面,鞏固地方財政、農戶、社會資金多方共擔機制。
2023年1月,國家鄉村振興局在《鄉村振興簡報——東西部協作與定點幫扶專刊》第21期刊發專題文章,重點介紹了蘋果“保險+期貨”,為甘肅省靜寧縣探索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特色主題、金融賦能、產業振興”的幫扶之路。2023年2月,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十佳農民”尤良英在阿拉爾市政府聯合格林大華期貨在京舉辦的“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會議上對阿拉爾紅棗項目予以肯定,表示該項目讓棗農吃了“定心丸”。2023年11月,陜西省延安地區黃陵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榮獲“第四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此外,鄭商所積極推動甘肅省靜寧縣申報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相關工作,靜寧方案首次將“保險+期貨”納入試驗改革范疇,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更緊密結合。
培育壯大富民產業 打造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樣本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實現產業興旺是增強縣域經濟的核心,也是期貨市場服務鄉村振興的目標之一。新疆麥蓋提縣是全國紅棗種植的第一大縣,年產紅棗約26萬噸,產值20余億元,全縣人均收入的近50%來自于紅棗產業。
自2022年鄭商所在麥蓋提縣紅棗工業園區設立交割倉庫以來,目前已吸引7家紅棗加工企業入駐,帶動年加工量由2000噸增長至10萬噸,加工生產線由4條增長至21條,本地90%以上的紅棗實現就地加工,加工時間由原來收購季的兩個月延長至全年生產。隨著紅棗加工企業的增加,紙箱廠、電商中心、物流企業等供應鏈企業也逐步在紅棗產業園聚集。麥蓋提縣3000多名農民工實現就地就業,收入更加穩定,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為麥蓋提縣社會繁榮穩定和經濟發展貢獻了堅實力量。
2023年,麥蓋提縣紅棗“保險+期貨”項目覆蓋面積由5萬畝增長至10萬畝,規模較上一年翻一番,同時創新試點麥蓋提紅棗“保險+期貨+訂單+銀行”模式,對棗農進行全方位兜底保障。2019年以來,鄭商所已連續5年在麥蓋提縣開展紅棗“保險+期貨”,累計覆蓋26萬余畝棗園,占全縣紅棗種植面積的46%,賠付4100余萬元,共為2.1萬戶棗農提供價格風險保障。
“商儲無憂”擴容升級 助力農資保供穩價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服務國家化肥儲備、助力保障糧食安全,鄭商所持續開展“商儲無憂”試點工作。2023年5月,2022—2023年度“商儲無憂”試點項目結束,相比往年進一步擴容升級。一是項目數量提升,較上年度提升20%,為60萬噸儲備尿素提供風險管理支持。二是服務范圍擴大,覆蓋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等6個省份,倉單注冊集中在河南、河北、湖北等農業大省,與春耕地域需求保持較高一致性。三是適應新版《國家化肥商業儲備管理辦法》,項目周期延長至7個月,基本覆蓋整個承儲周期。實施過程中,12家試點企業積極利用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方式穩健經營,試點期間注冊倉單量同比增長約185%,日均持倉量同比增長近80%,表明尿素期貨已成為承儲企業管理風險的有效途徑。
為進一步惠及更多承儲企業、切實便利企業參與、提升企業主動利用尿素期貨進行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2023—2024年度鄭商所“商儲無憂”再度升級,試點項目便利性大幅提升,以承儲企業實際風險管理需求為核心,全面擴大試點范圍。新年度試點項目進一步擴面增量,參與企業達到26個,同比增加117%,企業類型涉及尿素生產、貿易、消費全產業鏈;26家企業承擔國儲尿素儲備任務194萬噸,同比增加223%;儲備區域覆蓋21個?。ㄗ灾螀^),同比增加250%,試點范圍由交割區域擴展至全國尿素商業儲備地區。另一方面,強化“商儲無憂”項目服務春耕肥、夏管肥儲備能力,項目服務周期設置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共8個月,項目周期持續延長。
加強品種制度供給 提升涉農品種服務質量
2023年鄭商所穩步推進涉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一是不斷豐富期權衍生品工具體系,2023年鄭商所掛牌上市尿素、蘋果期權,紅棗期權征求市場意見,穩步推進白糖(6128, -19.00, -0.31%)系列期權研發。二是不斷完善合約規則,服務產業實現新提升,2023年,鄭商所修訂完善蘋果期貨業務規則,進一步提升蘋果期貨服務產業的能力,實現降本、擴量、提質。三是油脂油料品種國際化取得突破,菜系及花生期貨及期權作為特定品種,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期貨交易。四是穩步推進原糖等新品種研發工作。
下一步,鄭商所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工作目標,持續完善涉農期貨品種規則體系,加快涉農期貨期權品種供給,多舉措促進農產品期貨品種功能發揮,在助力農業產業鏈經營穩定、提升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做好新年度“保險+期貨”“商儲無憂”等工作,促進實現農業豐收、農村和美、農戶增收。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