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炎”值下 “菜籃子”供應有保障
海陵區華港鎮全域種植蔬菜面積近萬畝,是江蘇省“菜籃子”工程永久性生產基地。
7月4日上午8時,戶外陽光炙熱,曬得人直冒汗。在華港鎮溪西村龍溪蔬園基地內,負責采收蔬菜的村民們已經忙活了3個多小時。
“近期天氣炎熱,白天大棚內溫度太高,所以我們采取了錯峰作業的方式,早上四五點鐘就開工。”基地管理員張羊西介紹,大棚香絲瓜7點前就采摘好了,7點半農業經紀人準時來到基地將絲瓜收走,最快半小時就能送到周邊農貿市場。
采收完絲瓜后,村民們又鉆進大棚采摘豇豆。“每天9點前采收結束,村民們就可以回家了。下午4點會有農業經紀人過來把豇豆收走。”張羊西說。
智慧大棚精管理
“當前,我們基地的香絲瓜和豇豆每天能上市1000斤左右,較本輪高溫天氣之前,產量略有下降,不過對產值沒有影響。”龍溪蔬園負責人梁根九介紹,龍溪蔬園共有高規格鋼架大棚50個,有將近一半的大棚運用了物聯網技術。“只要打開手機APP,就能查看到各個大棚內的環境溫度、環境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多項實時數據,動動手指就能控制大棚卷簾的升降、滴灌系統的開關等。”
農技人員開“診方”
“七八月份是蔬菜生產供應的‘夏淡’期。”海陵區蔬菜站負責人李志勤介紹,“大部分蔬菜都不耐熱,溫度超過蔬菜生長發育的適宜范圍后,就會引起蔬菜生長停滯。”
高“炎”值下,如何保障蔬菜生長?海陵區積極組織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科學指導,對處于生長期的蔬菜“倍加呵護”。例如,指導為設施蔬菜安裝遮陽網、排風扇、滴灌等降溫設備。露地蔬菜引導種植耐熱、耐濕、品質佳的品種。對走訪發現的絲瓜螟、果實蠅、夜蛾等病蟲害,指導種植戶在傍晚時段采用生物農藥治蟲。
市民菜籃“拎得穩”
“菜籃子”無小事,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我們的餐桌。據泰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泰州市區農貿市場每日食品價格監測行情顯示,近期,海光、洧水等市區農貿市場的蔬菜品種均達60余種,價格較為穩定。除了本土蔬菜供應市區市場,另有蘇中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以及周邊地區種植基地補充供應,目前各大農貿市場上蔬菜種類豐富、貨源充足,市民的“菜籃子”拎得穩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