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黔東南州麻江縣田間地頭,連片的蔬菜綠意盎然、長勢喜人。
在壩芒鄉水城村蔬菜基地,務工群眾正手持剪刀,穿梭在田間,熟練地將成熟的絲瓜、茄子整齊裝入桶中。據基地負責人介紹,今年基地種植蔬菜面積達800多畝,主要栽種白玉絲瓜、青玉絲瓜、毛節瓜、茄子、苦瓜等品種。
“目前絲瓜市場價約每斤2元,一畝地能產1.3萬斤左右,預計產值達300多萬元;茄子預計產值達200萬元左右。”基地經營方貴州磐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冷子江說。
冷子江介紹,基地蔬菜主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為保證蔬菜新鮮,基地當前每天都有上百名群眾在務工,加快采收速度。”冷子江說,蔬菜采摘下來立即運到冷庫,經過分揀、清洗、封裝等工序后,裝上運輸車,16個小時就能橫跨千里,端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
“今年年初,我們種植的西蘭苔,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反響很好,積累了眾多‘粉絲’,訂單也因此增多。”冷子江說,由于訂單增多,基地正打算擴大種植面積。
近年來,麻江縣以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為契機,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目前,麻江縣蔬菜種植面積達9.68萬畝,預計年產蔬菜達29萬噸,可實現產值9.5億元,帶動就業1700人。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5家,每年累計有12萬噸蔬菜銷往大灣區。
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麻江蔬菜除了暢銷粵港澳大灣區外,還吸引了其他地方的收購商。
“一次偶然機會,我品嘗到了麻江的青玉絲瓜和白玉絲瓜等產品,覺得味道十分鮮美,因此收購了一些進行小規模銷售,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消費者都問我還有沒有貨。因此我決定加大收購量,目前已和麻江多個種植基地達成初步合作協議了。”來自廣西的收購商溫潔訪說。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