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欲滴的黃瓜、醇香濃郁的山茶油、郁郁蔥蔥的韭菜……在貴州,累計448家生產基地、2家加工企業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它們跨越千里直抵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直達。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近年來,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改造升級電網,監測配電線路和設備狀態,設置專屬客戶經理主動走訪企業,千方百計做好大宗農產品穩產保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電力支撐,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百姓買得到、吃得好。
基地電力“雙奔赴” 推動發展提速
采摘、分揀、裝箱……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灣灘河鎮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黃瓜基地,300余名務工群眾來回穿梭,把一個個青翠欲滴的黃瓜摘離瓜藤,準備送至1000公里外的粵港澳大灣區,預計1天左右到達。
“我們單株的產量在15斤左右,畝產約3萬斤,產值超3萬元。”龍里圣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解道矯說,依托穩定的電力供應,該公司120個智能大棚,濕度、溫度、光照等自動調節,種植的蔬菜品質上乘,成為收購商眼中熱銷的“香餑餑”。2019年,獲批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保供基地,種植的黃瓜、豌豆尖等精品蔬菜遠銷深圳、北京、上海等地。
目前,農業示范園區共有蔬菜企業3家,帶動種植大戶16戶、群眾500多名從事蔬菜種植,直供粵港澳大灣區的種植基地達4000余畝,智能大棚共計520個,冷庫2個。那么,電力如何保障?
擴大“電力心臟”是都勻供電局的解題方式。2022年7月,該局投資680萬元實施35千伏灣寨變電站增容改造,變電容量由7150千伏安增加到20,000千伏安,為農業示范園區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
同樣,電網的“血管”也在不斷豐富。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的貴州五象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菌棒,于2018年落地甲良鎮,2019年1月向都勻荔波供電局申請生產生活用電,容量為2475千伏安。因原有線路無法滿足需求,該局便以業擴延伸工程的方式,建設10千伏線路8.06千米,累計為用戶節約投資141.87萬元。
截至目前,通過業擴投資界面延伸政策覆蓋面,貴州電網公司累計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架設線路超10余千米,安裝變壓器10臺、電桿近200基,節約辦電成本近1000萬元。
此外,貴州電網公司今年還投資30余億元,開展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支撐,從更高層面做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的用電保障。
供電服務“快準穩” 做到生產高效
“3號風機過載!”4月17日2時,思南創輝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配電房里,突然響起刺耳警報,值班員李峰抓起安全帽就往雞舍跑,找尋故障原因。
幾乎同一時間,銅仁思南供電局明珠供電所配電專責歐陽恒的手機上,也收到了故障告警,他立即把信息反饋給該企業負責人,并電話聯系搶修人員趕赴現場,勘查發現是下戶線線徑過小導致,隨即更換下戶線,全程耗時僅40分鐘。
“同樣的故障,以前需要企業先聯系我們,然后再去查找、處理,最少都要幾個小時。”思南供電局明珠供電所副所長魯英說道。如今,基于“南網智瞰”系統,該局創新打造出“智慧電力監控平臺”,實現配電線路、智能斷路器、開關柜等設備24小時在線監測,“被動搶修”變為“主動防御”。
思南創輝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熊澤元說:“有的時候,故障我們都還沒發現,供電員工就已經來幫忙處理了,客戶經理也經常上門,在他們的幫助下,目前我們雞蛋年產量達6500萬余枚,其中80%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發展得很好。”
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工業園區,貴州黔山玉液山茶油有限責任公司現代化的榨油機轟隆作響,工人們正忙著操作流水線、貼商標、打包包裝、搬運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已實現機器自動化生產,3-4人便可利用電腦和手機完成所有作業。”該公司總經理徐強介紹,超聲波清洗機、紅外烘干設備、變頻式剝殼機等設備都是靠電在運行,從2018年成立以來,用電一直都很放心。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貴州電網公司成立“田園服務隊”,設置專屬客戶經理共計400余名,主動上門開展設備檢查、線路巡檢,及時發現并排除用電隱患,提供用電技術支持,及時響應并解決用電訴求。
冷鏈物流“不斷電” 實現鮮味直達
走進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德臥鎮坡告村冷凍庫基地,只見幾名工人一邊清洗韭菜,一邊從存冰室取出冰塊,隨后把它們“包裹”在一起,裝上大卡車。
“我們現在一天收割韭菜約20 噸,要生產冰塊5噸,才能滿足儲存和長途運輸的需要,因為都是運輸到粵港澳大灣區、湖北、江西等地。”貴州蔬菜集團安龍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黨先濤介紹。目前,該公司有冷庫2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能儲存蔬菜約1萬噸。其中,每個冷庫有制冰室2個、存冰室2個。
盛夏即將來臨,4個制冰室將“火力全開”,對供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2個冷庫共有12臺37.5千瓦的壓縮機,加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負荷非常大,我們將持續做好負荷預測,加大對涉及冷庫用電的高低壓供電線路及配電臺區的巡檢力度,定期協助用戶做好線路隱患排查,滿足產業用電需求。”興義安龍供電局龍廣供電所副所長楊雄說。
物流,是連接生產端和消費端的重要紐帶。3月25日,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電動重卡超級充電站正式投入運營,可同時為8輛電動重卡提供快速“補能”。據測算,在同等距離、載重的情況下,電動重卡的運輸成本只有燃油重卡的40%,切實助力綠色物流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賦能。
與此同時,為滿足客戶充電需求,貴州電網公司積極規劃建設充電設施,目前建成充電站2543個、充電槍1.275萬支,實現鄉鎮充電樁全覆蓋。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貴州省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達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94%。
“通過密集、全面的充電設施,能有效為物流冷鏈車提供支撐,確保貴州的蔬菜搶占‘鮮’機,為粵港澳大灣區送去高質量的蔬菜。”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王焱表示。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