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龍江大地秋意漸濃,又迎來一年秋收忙。
近日,北大荒集團黑龍江江川農場有限公司與深圳深彤鑫集團合作的“鑫稻田”種植基地正式開鐮,田間稻穗飽滿沉墜,標志著3萬畝訂單水稻進入收獲季。這批水稻將搶在中秋節前新鮮上市,為市場輸送優質大米。
連日來,黑龍江部分地區水稻陸續開鐮收獲。稻田地里,一臺臺水稻收割機往來穿梭,伴隨著機車的轟鳴聲,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據農情調度,截至9月14日,黑龍江省農作物已收獲133萬畝,其中小麥53萬畝,水稻11萬畝。
有機水稻迎來好“豐”景
在綏化市慶安縣的廣袤田野里,130萬畝水稻已經成熟,當地農戶搶抓晴好天氣,利用現代化農機開鐮收割。
“今年品質非常好,收的這塊田我們前兩天進行了測產,每公頃產量預計達到8500公斤,相較于去年增產500到600公斤。”方勝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合作社地處歐根河畔,黑土肥沃、水質優良,依托生態優勢,選用當地企業培育的龍慶稻、慶源系列品種,從種植到收獲全程堅持有機標準,確保了水稻品質安全、口感優良。正是憑借著過硬的品質,合作社的大米遠銷山東、北京等域外市場。
今年,慶安縣水稻種植面積達130萬畝,其中定制面積達45萬畝。連片的稻田涌動著金色的波浪,多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作業,沉甸甸的稻谷經過脫粒源源不斷地被收入糧倉。
近年來,慶安大力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模式,推行減肥減藥行動計劃,應用新肥料、新藥劑、新機械、新技術,引帶全縣綠色有機水稻種植,促進糧食作物單產提升。
定制農業叫響“品牌米”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江濱分公司科技園區水稻生態養殖示范田里,幾只紅色的小龍蝦在稻池中悠哉悠地穿行。“我在認購的田里看到小龍蝦了!通過手機APP就能查看自己定制的農田,各個生產環節實時監控,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健康生活。”剛剛認購了營養米的溫州客商劉女士沉浸在喜悅中。
來自上海的客商認購了9畝地,希望在收獲的季節為員工送上新米;本地的“七大姑八大姨”熱情地將營養米推薦給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北京、上海等地客商也借著“鄉愁”認購屬于自己的田……
今年,江濱分公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商開啟私人定制新模式,結合地域特色和產業集群優勢,擦亮“生活有點田”特色名片,圍繞“綠色、營養、健康、安全”的種植理念,推出綠色稻米定制種植,進一步提升定制農業的品牌影響力。
面對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與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升,江濱分公司今年以“精準化”定制農業格局、“標準化”品質保障閉環、“多元化”產業增收引擎的模式,通過產銷聯動,打造定制化農業新經營體系。推出“鄉緣定制、專屬定制、社團定制”活動,精準定位中高端人群,吸引全國各地消費者認購“濱鄉源”“鄉緣”品牌大米,力爭通過私人定制、高端栽培、全程可視化的管理方式,讓消費者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了解水稻種植流程,感受從“買米吃”到“種稻吃”的沉浸式體驗,并提供了大米專品種種植、專業化管理、專屬地塊收獲、精細化加工的全托管式服務。
金色玉米奏響“金秋序曲”
日前,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建設農場12.8萬畝玉米喜獲豐收、開鐮收獲,6臺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如同金色的“鋼鐵巨手”,在田間穿梭作業,一幅“機器轟鳴收玉米,顆粒歸倉迎豐收”的秋日畫卷正在田野上徐徐展開。
走進玉米收獲現場,大馬力機車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大型收獲機車的收割臺高速轉動,一排排玉米被精準“收入囊中”,經過脫粒、篩選等工序后,金黃的玉米粒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車廂。拉糧車與收獲機車緊密配合,裝滿玉米粒后迅速駛離,前往曬場進行過稱銷售。
今年,建設農場從整地、播種到田間管理、收獲,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標準化精細管理,通過良種、良法、良田、良機、良制“五良”技術路徑配套運用,為玉米的生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