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入夏后天氣干旱,但我們的小麥畝產量依然超過了500公斤。這多虧了科技小院推廣的小麥抗旱新品種。”7月7日,永壽縣強農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鋒說。
當天,陜西永壽小麥科技小院里,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師生指導群眾施用有機肥。
2022年7月成立后,陜西永壽小麥科技小院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朝輝的帶領下,積極推廣抗旱品種與精準施肥技術,提高小麥抗旱能力,推廣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技術,提升土壤有機質和培肥地力,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
“我們經常在科技小院舉辦培訓活動,提升農戶技能,并深入永壽縣田間地頭,開展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科學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化學除草等技術培訓?!蓖醭x說。
對于新技術,群眾一開始不太接受。永壽縣監軍街道城關村村民李寶林說:“科技小院的王朝輝老師剛開始推廣小麥寬幅溝播技術時,我從思想上根本接受不了。我覺得,過去一直都是用普通條播機播種小麥,寬幅溝播播種小麥不是把地浪費了嗎?小麥產量肯定低。經過王老師的耐心講解,我認識到新技術既能改善小麥田間通風,還能蓄水保墑,有利于小麥生長?!?/p>
于是,李寶林大膽使用寬幅溝播技術種植小麥。果然,用這種技術種的小麥麥穗大、顆粒飽滿,畝產量超500公斤,與普通小麥條播機播種技術相比,畝產量高出15%。
永壽村種糧大戶賈永紅告訴筆者,他從1998年開始種糧。近年來,在陜西永壽小麥科技小院老師的指導下,他試種了5畝黑小麥,市場收購價格比普通小麥每公斤高1.2元。目前,他已帶動全縣農戶種植黑小麥3000畝、新品種小麥3萬多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今,科技助力永壽縣糧食豐產豐收。永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孫艷妮表示:“我們堅持良田良種良技良策,大力推廣小麥寬幅溝播綠色高效集成技術,推廣科技小院的科技知識,全面推行統一良種供應、統一技術支持、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控、統一機械作業的‘五統一’模式。今年,全縣25.8萬畝小麥總產9.12萬噸。”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