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樂縣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持續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專項整治,將耕地“非糧化”與農業結構調整統籌優化,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到耕地面積、播種面積、糧食產量“三個不減”,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到實處。
標準化種植,筑牢糧食生產“硬根基”。持續推動小麥制種基地宜機化改造,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綠色防控、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建成6000畝“小麥——馬鈴薯”輪耕倒茬智能灌溉精準節水示范基地,打造灌區淺埋滴灌小麥示范基地24個,標準化率達75%,畝均節水40%以上、節肥20%以上。
收烘儲一體化,打造糧產后整理“新引擎”。采取“企業供種、農戶種植、訂單收儲”合作機制,依托糧食物資倉儲物流產業園小麥烘干線為種糧大戶提供物理烘干服務,年烘干小麥6000噸以上。鼓勵引導庫陀村金麥郎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糧食收購主體進行訂單收購、科學儲藏,年收購本地及周邊鎮村小麥3萬噸以上,著力解決種植大戶銷售的后顧之憂。
加工產業升級,激活增值賦能“新動能”。持續延伸小麥產業鏈條,建成小麥加工磨坊6個,雪麥農業、銀河食品、豐源薯業3條掛面生產線研發生產紫薯、紅棗、黃芪等多口味掛面產品,年產手工掛面2000噸以上,培育隴上鄉村等面點加工主體12個,年生產各類面點260噸。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